修建武汉至长沙第二高铁迫在眉睫!长沙经济不如武汉,武汉增速不如成都,中部双雄抱团发展势在必行
长沙经济不如武汉,武汉增速不如成都,中部双雄抱团发展势在必行
(相关资料图)
今年上半年,武汉GDP实际增速只有5%,全省倒数第二,仅比鄂州的3.8%快一点,其他各市州的增速都比武汉快。尤其是荆州,以6.8%的增速位居湖北榜首,让人深感意外。由此可见,以农业著称的荆州已经开始突破工业瓶颈,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此前认为光谷有可能超过荆州,成为湖北省第四大经济体,但目前来看,似乎很难了。毕竟荆州那么大一个地区,几百万人口,一旦产业密度上去了,生产力水平上去了,潜力还是很大的。
此外,孝感、宜昌、荆门的实际增速均在6%以上。宜昌、荆州、荆门恰恰就是鄂西都市圈(宜荆荆)的成员,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湖北省刻意培育的结果。受东风汽车下行的影响,襄阳增速虽然位居倒数第三,但总量依然是湖北第二。由此可见,湖北省一主两副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也是非常成功的。能将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都玩好的,中西部地区只有湖北这一家。湖南、河南、四川、江西、山西、贵州、云南、重庆等省份都在搞一主两副或者一主多副,但没有一个像湖北这样成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省会城市不够强大,还处于强省会的初中级阶段,无法做到既强省会,又做强副中心。
从数据上看,增速最快的4个地区均位于武汉以西,武汉以东没有一个地区的增速能达到6%。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武鄂黄黄一体化确实动了真格,武汉增速减缓,武汉都市圈多多少少都要受一些影响。如果鄂东三市没有和武汉深度对接,不太可能集体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
观察湖北省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所谓“捂着吸”早已成了过去式,那些仍在说武汉靠全省供养的人,不要是别有用心,就是思维老旧!
现在,包括福建等沿海省份都在强省会,湖北反其道而行之,导致武汉的首位度持续降低,会不会不利于武汉的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
前些年,武汉主动或被动将大量一般制造业搬到了市外,给汉川、仙桃、鄂州等城市带去了福音。导致在最近几年的GDP竞争中,武汉离成都始终差着一口气。当然,城市的竞争绝对不能只看总量,更要看质量,大就是强,多就是好,这样的思维是决不可取的。将众多的一般制造业从武汉搬离,让武汉全心全力布局新兴产业,走高科技制胜的道路,从而实现腾笼换鸟,换挡升级,从现在的趋势来看,当初这样做虽然早了点,影响了武汉短期内的GDP排位,但从长期来看,这一步是必须要走的。成都的经济总量虽然比武汉大一些,但人口多了七八百万,经济质量肯定不如武汉。而且,人口众多,尤其是户籍人口占比过大,低学历人口绝对数字超过1500万,意味着成都中低端产业升级的压力非常大,将目光放长远一点看,成都的后劲肯定不如武汉。
武汉尚且如此,长沙的情况更糟。上半年,长沙GDP为7011.21亿,名义增量约300亿,名义增速4.47%,实际增速3.3%,均远低于武汉。别看长沙网红城市搞得好,年轻人成群结队赶往长沙,实际上,以工业为首的实体经济,已经很有点不堪了。再者,年轻人大半夜都在街上晃悠并不是什么好事。年轻人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这个群体大半夜不睡觉,还在外面游荡,说明他们的工作不饱和甚至没有工作,这是经济不景气的一个表现。最近有消息说,国家层面已经暂停统计青年人口的失业率,恰好可以作为上述结论的佐证。
上半年,中部双雄武汉和长沙的增速都不如成都,固然有客观因素,比如成都有大运会加持,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但也确实应该引起湖北湖南两省的重视。
重视,不仅仅是简单地强省会。现阶段,无论是湖南还是湖北,都有强省会的必要。但是,对于湘鄂两省来说,强省会不仅仅是做大做强省会城市,而是要做大做强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即长株潭都市圈和武汉都市圈。更为重要的是,湘鄂两省必须抱团发展,共同抵御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虹吸,稳住经济基本盘。关于这一点,我在多篇文章中论述过。
湘鄂两省抱团,首先就体现在武汉和长沙必须抱团。
有人可能会问,武汉和长沙抱团最需要什么呢?产业互补,当然很重要,但现在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武汉固然做不到辐射长沙,长沙更做不到辐射武汉。人才交流,也很重要,但目前也只能是望梅止渴。就如网友们所言,当前的武汉与长沙,竞争大于合作。
也不是说中部双雄就没有合作的空间与合作的必要。对于武汉和长沙来说,织密交通网就是两市当前进行合作的基础,而且必须赶快行动。
当前,武广高铁已经饱和,轻易塞不进一趟车。从几天,父亲从长沙来武汉,根本买不到票,候补了一个晚上才抢到一张高铁票。几年以前,这样的情形难以想象。实际上,不仅高铁票难买,普通火车也是一票难求。所以,修建武广高铁第二通道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方面,武广高铁第二通道可以加快湖南与湖北尤其是武汉与长沙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两地客流量并不小,有客流为保障,即便大部由两省投资,也不怕亏本。
如果修建武广高铁第二通道,可以利用现有的武咸城际铁路,从咸宁南下,接入新修建的岳阳站。据消息显示,武咸城际铁路目前在进行市域化改造,以后将实现公交化运营,但并不影响武咸城际成为武广高铁第二通道的一部分。而且,据咸宁官方消息,武汉至咸宁市域(郊)铁路有望建设,线路起于武汉轨道交通9号线花山北路站,到咸宁北站后经咸宁城区至武咸城际咸宁南站,全长66公里,总投资188.49亿元。武汉至咸宁市域(郊)铁路建成后,武咸城际铁路可以专心做武广高铁第二通道。从新岳阳站南下,可以在在湘阴县设站。湘阴现在是湘江新区的一部分,事关湖南水运振兴的虞公港就建在湘阴县城附近。如果武广高铁第二通道能到湘阴,可以加快湘阴与长沙之间的融合。
从湘阴出来,跨过湘江,经望城区接入长沙西站。于是,武广高铁第二通道武汉至长沙段就完成了。如果有必要,可以继续南延,接入湘潭站。武广高铁经长沙南到株洲,第二通道经长沙西到湘潭,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案。当然,终点肯定不是湘潭,而是继续南下到达衡阳。
从武汉经咸宁、岳阳、湘阴、长沙、湘潭到衡阳,全程五六百公里,除了武咸城际这76公里外,还要新建四五百公里的线路。其中,跨越湘江的大桥和穿越衡山的隧道群,是本项目的关键控制工程,也是耗钱最多的地方。按平均一公里1.3亿计算,总投资高达650亿。对于正在大搞建设的湘鄂两省来说,这不是一笔小开支。
我觉得,武广高铁第二通道可以分期建设,先建成武汉至长沙的部分,这是最重要的路段,也是湘鄂两省都愿意出钱的路段。从咸宁到长沙西,全长不到300公里,总投资不到400亿,两省按比例分摊,还是可以承受的。至于从长沙经湘潭到衡阳的这一段,湖北肯定是不会出钱的,只能由湖南自己投资建设。尤其是湘潭到衡阳的这一段,既不经过城市,也不经过县城,所到之处都是崇山峻岭,有没有必要建设还要另说。
湘鄂两省合作,需要修建的道路远不止这一条。荆州到常德、荆州到岳阳、宜昌到常德的铁路,都必须加快速度。此外,从武汉到岳阳的长江航道,从岳阳城陵矶到湘阴虞公港的洞庭湖一级航道,从襄阳经江汉运河、荆州、松滋到洞庭湖的汉湘三级航道,也都要加快建设。这些航道建成后,将在湖南湖北之间形成一个水运大循环。水路、公路、铁路形成网络,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流自然会加速,产业之间的配合也会自发形成,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再加上两省有形的手加以引导与调控,两省产业将更快形成取长补短、各取所需、高低搭配、互促共赢的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湘鄂两省合作得好,尤其是武汉都市圈、武长经济走廊和长株潭都市圈这个哑铃打造成功,中部地区的经济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国家层面也会加大对湘鄂两省的扶持力度,尤其是相应的政策扶持,这是中部崛起最渴望的稀缺资源。有了这些资源,两省的发展将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同时也可以吸引江西加入经济圈,最终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
综上所述,湖北湖南两省必须加强战略合作,尤其要加速打通武汉和长沙之间的第二高铁通道,以促进武长经济哑铃的形成。如果中部双雄不能亲密合作,武汉孤掌难鸣,长沙后继乏力,中部崛起遥遥无期。
(2023年8月16日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