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资讯

孤独症患儿的日常生活护理

2023-06-19 11:14:17 中国家庭报

孤独症为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所致,患儿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孤独症患儿家长应掌握相关日常生活护理知识,以便能够为患儿提供指导。

吃饭行为问题解决方法


(资料图)

1.不好好吃饭的处理方法。

控制孤独症患儿三餐以外的进食,尽可能少吃零食;帮助孤独症患儿养成规律的三餐用餐时间,固定饮食时间,养成用餐好习惯;固定用餐地点,训练孤独症患儿能够安静坐在餐桌前用餐。

2.养成独立吃饭的习惯。

尝试引导孤独症患儿独立用餐,给予其自己吃饭的空间和时间,协助孤独症患儿进行手眼协调训练和肌肉训练,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吃饭技巧训练和辅助性训练等;告知孤独症患儿餐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以此来不断强化其认知能力;指导孤独症患儿进食饭菜及喝水的正确步骤,规范其吃饭动作,并反复强调和训练。

自理问题解决方法

正常儿童在家庭中看到其他人做一些事情,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会自行模仿大人的行为,在父母的引导和鼓励下会学着去自己梳洗和穿衣。孤独症患儿在1-2岁期间,感知觉特别敏感,在大人为他们穿衣时会有抵触行为,而在慢慢适应后,会逐渐接受。

教会孤独症患儿穿衣、梳洗,要培养孤独症患儿的自理能力,每一项技能要示范给他们看,让他们明白每一个步骤应该怎么做,先做哪个,后做哪个,做好各个步骤的细分,使孤独症患儿能够更加明确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在穿衣上,对于一些需要系扣的衣服,要求孤独症患儿将扣子和扣眼正确对应,一边做一边鼓励,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在梳洗上,可以让患儿对着镜子,家长示范如何使用梳子梳头,如何打扮自己,并使其明白,打扮得帅气漂亮,会有更多的人喜欢自己,让患儿能够重视自己的外表。

如厕护理

对于不同年龄的孤独症患儿,如厕护理措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1-2岁的孤独症患儿,如厕之前可教会其使用声音或者手势来表达自己想要如厕,再训练如何脱裤子,安静地坐在便盆上大便。对于2-3岁的孤独症患儿,若是具备说话能力,可培养其向家人主动阐述自己想要如厕,能够自己找到如厕的位置,会自己将内裤及裤子脱下,如厕后可自行将裤子及内裤穿好。对于3-4岁的孤独症患儿,训练其能够分辨男、女卫生间的符号,当如厕后能够自己按冲水开关。对于4-5岁的孤独症患儿,训练其坐在成人马桶上如厕,能够撕下厕纸,便后可自行使用厕纸清洁。

孤独症患儿的家长需要掌握上述日常生活护理知识,多一些耐心,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须具备的,能够为孩子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文/张宁(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