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资讯

一年亏损265亿,市占率仅15.5%,捞金40年的日系车,为何败走中国

2023-07-28 06:05:49 王新喜

日系车,正在被中国消费者极速抛弃。


(资料图片)

刚刚宣布停产的广汽三菱,可能就是最好的例证。自2019年来,其销量节节败退,从年销超过14万辆到如今仅3万,4年间跌幅接近8成,去年亏损高达26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5亿元)。

不只是三菱,丰田,日产、马自达等,全年销量肉眼可见的下滑。日系车的溃败,已经开始。

一、销量跌跌不休,日系车败走中国市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日系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备受消费者们的喜爱。凭借稳定、耐用、省油等优势,以三菱、丰田等为代表的日系车在华市占率一度高达34%,彼时就连修车行老师傅都说:“要买就买日本车!”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车企、曾经日系车中的佼佼者,三菱汽车更是在华一年营收超300亿,赚得盆满钵满。其强大的发动机,甚至被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或直接用、或模仿,还衍生出了诸如“20万公里才过磨合期”的神话。

稳步增长的营收、不断扩大的市场,让日系车们误以为能在中国市场“躺赚”,对于正在到来的汽车产业革命丝毫没有危机意识。在电动化成为汽车市场主旋律的当下,日系车企仍坚持传统燃油汽车,拒绝转型升级。丰田总裁章南甚至多次强调,反对汽车全面电动化。

除此之外,省油、耐用等日系传统固有标签,也正在被不断剥离。三菱汽车自2016年来,便不断被曝油耗数据造假;本田汽车此前也频频出现高速失速事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中国消费者对日系车的信任度,正被车企自身的各种操作逐步蚕食,并直接反映到市场表现之上。中国工业汽车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日系车市占率,只剩15.5%。不到3年,就跌去自身一半的份额。曾经的日系车“霸主”三菱,也只能关停在华业务,停产、裁员自救。

二、国产品牌强势崛起,市场格局迎来洗牌

事实上,不止是日系车如此,德系、韩系、美系合资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生存也变得日益困难。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上个月合资车品牌共零售66万辆,同比下跌19%,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业内人士分析,国产品牌的崛起或是日系车衰落的主要原因,也是外企最大的担忧。资料显示,同样价位的汽车,国产车的性能与油耗都要优于日系车,消费者自然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品牌。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不断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发力,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国产品牌的新能源车零售份额高达69%。仅比亚迪一家,今年一季度就已交付52.4万辆,在一定程度上对日系车产生冲击。

不止是汽车产业,国产品牌崛起在诸多行业都正对日本造成冲击。如日本最引以为傲的生命科学领域,来自中国的“若元因”类科技品,几乎使其在该领域积累的优势荡然一空。

资料显示,上述成品具有为年轻续航、提升精力等潜质,曾被《Nature》等多家期刊刊载。学界将其视为助益30+人群抗初老的秘钥。因为提取难度高,早期仅有美日等国掌握关键技术,而日方对我国的出口价高达2万元/克,仅富豪圈层才有能力尝鲜。

同汽车产业的走势相同,短短数年,我国便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将其纯度优化至99.9%,价格大幅降低95%。据京JD东用户反馈,国产“若元因”和日版同类相比,“价格更亲民,而且在优化睡眠、提升精力上感觉更好。”

与之相对,日产成品在国产“若元因”的挤压下,已经从同类销售榜中跌出前十,市场份额不断下滑。据艾媒数据统计,国产成品已经开拓出51.06亿的细分市场,并开始反攻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旋风也正强势刮进日本车企的传统海外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4月份,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137万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对此,《日本经济新闻》也发文感慨:“中国技术正领先世界,我们输了。”

三、从学生到老师,老牌车企开始“拜师”中国

终于领会到“风水轮流转”奥义的日系车,背后开始冒出涔涔冷汗,并转身向中国“拜师”。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近两年,日本车企多次对中国汽车进行拆解研究。有日本出版社甚至对比亚迪汽车拆解后,向汽车工程师群体出版分析书籍,单本售价约4.5万元,仍被抢购一空。

这一“天价书”的出现,证明了我们如今在汽车领域,确实实现了从“学生”到“老师”的逆袭。也意味着这些曾经在中国市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日系车,不得不低下头,开始向后起之秀中国品牌学习技术和经验,试图最终适应新消费的趋势,从而重振品牌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羽翼日渐丰满的中国车企,也许不会再给予它们奋起直追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