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资讯

【洞见研报】生猪专题:本轮猪价快速上涨与上一年的异同是什么

2023-08-03 09:55:33 国投安信期货

自上周初开始,生猪期现货价格共振上涨。从现货价格来看,一改此前的低波动,近期表现为高波动状态,从7月23日到8月2日,现货猪价上涨了3.33元/公斤,价格创下本年度新高。现货的高波动显示了现货情绪面的大幅改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增强了价格的波动性。

数据来源:涌益咨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轮现货上涨的背后存在以下几个背景因素:

一、行业长时间的亏损、负现金流

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从2022年12月23日当周开始亏损,至2023年7月28日当周持续亏损30周,超过7个月处于负现金流状态。持续亏损之下行业存在盼涨心态。

与之类似的是,去年下半年猪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也是此前经历了长周期的行业亏损。2021年6月4日当周开始自繁自养进入亏损,直至2022年6月24日,期间在2021年11月至12月之间出现过短暂5周的盈利期,总计亏损50周。

数据来源:wind

二、行业的产能去化

行业的持续亏损必然带动产能的去化,在2023年1-5月行业经历了连续5个月的产能去化,累计去化幅度仅3%。今年1月、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均在0.5%,意味着今年11月及12月生猪理论出栏量降幅不大,在此之前由于去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在增加,因此今年在10月之前生猪出栏量仍处在环比增加阶段。

去年的情形与此不同,由于2021年7月行业开始去产能,持续至2022年4月,产能去化持续了10个月,累计产能去化幅度8.5%。因此,2022年是存在明确的可预期供应缺口的一年,从2022年5月至12月都处在产能去化带来的理论出栏减量的阶段。

这也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没有预期中的供应缺口,按照我们此前判断,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供应仍然十分充裕。而去年猪价上涨的背景中,市场有明确的供应缺口预期,这也是去年的二次育肥群体表现的非常激进的原因。

数据来源:wind

三、对下半年的需求预期

季节性来看,下半年的猪价在中秋国庆、元旦春节以及冬季腌腊灌肠需求带动下,存在需求改善下的季节性上涨的动力和预期。去年下半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冬季腌腊灌肠需求同比下降两三成,在12月-1月又因为疫情放松初期,户外餐饮需求极差,导致了旺季需求不旺,而前期通过压栏、二次育肥形成的供应增加和出栏后移在旺季集中释放,弱需求背景下导致猪价冲高后的快速回落。

今年,下半年需求环比和同比改善的预期比较明确,环比是季节性因素推动,同比是上年弱需求基数影响。因此,在上半年低猪价背景下,市场对下半年需求端的乐观预期,也是推动近期猪价走升的潜在重要因素。

四、市场肥猪供应少,标肥价差倒挂

上半年由于猪价持续低迷,行业通过降出栏体重来去库存和减少损失,这导致了行业整体出栏体重的下降以及大猪供应的减少,原因是猪价低于成本线,每头猪的出栏体重越大,则亏损越多。从出栏体重段占比可以看到,当前150公斤以上大猪的出栏占比是历年同期的最低。同时,肥猪和标猪价格在夏季出现了倒挂,正常情况下,夏季天气炎热,终端对肥猪消费较少,标猪价格会高于肥猪,而今年夏天,肥猪价格高于标猪价格,标肥价差为负值。这正证明了肥猪供应紧张。截止7月28日,生猪标肥价差为-0.38元/公斤。

那么,在下半年存在旺季涨价预期,冬季市场对肥猪有真实需求,且目前市场中肥猪供应比较紧缺的背景下,养殖端选择压栏和二次育肥是合理化行为,关键在于时机的触发。

以上是本次猪价快速上涨背后的背景情形,一是猪价下跌时间太久,亏损太久,从去年猪价10月下旬见到高点,一直到今年上半年持续低位震荡,持续亏损30周,低迷情绪压抑太久,产业盼涨心态急切。二是对下半年猪价有向上修复的乐观预期,原因是旺季需求仍然存在,季节性的猪价转好预期在,而且去年的旺季需求存在低基数效应。三是总体供应不缺,但结构性供应问题存在,就是当前市场缺肥猪,而后半年又存在真实的肥猪消费需求,那么必然会有一波压栏和二育去补充这部分缺口,只是时机的问题。这几个因素是本轮猪价上行背后的背景情形,也导致了猪价一旦启动,就呈现出了一路狂奔、快速上行的状态,就是由上半年的低波动变成了目前的高波动的情形,背后就是情绪的积聚、以及猪价启动上涨后市场心态转变,压栏、二育等行为又进一步助推了猪价。

但是和去年的猪价上涨情形存在的最大的不同,是去年大家有一致的供应缺口预期,这个缺口是由持续了10个月的去产能形成的供应缺口。在这个供应缺口下,去年理论的下半年生猪供应数量是逐月下滑的状态,但是由于市场对下半年猪价的一致看好,由压栏和二次育肥带来的体重增长和供应后移,又弥补了这个理论的供应缺口,导致了猪价在10月前的快速上行和之后的猪价暴跌。

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的生猪理论供应是充裕甚至过剩的。首先是看到了上半年的生猪出栏量处在过去10年同期的历史最高水平,从这一点来看,今年生猪的供应量增长肯定是部分要受益于生产效率的改善的,因为行业产能的高峰出现在2021年年中,如果只考虑母猪存栏的话,对应2022年上半年应该是出栏最高的阶段,但今年上半年出栏量同比2022年仍有2.6%的增长,背后体现了PSY的提升。今年下半年,一方面是上年母猪的持续增加,对应下半年出栏量的环比增加,另一方面,按照农业农村部新生仔猪的数据看,今年1—6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9.1%,未来6个月内这些仔猪将陆续长大出栏,预示着后半年生猪供应量较大。2022年下半年全国出栏量为33408万头,若按照同比增加9.1%,下半年理论出栏量将达到36448万头,同时全年生猪出栏量或达到73996万头。

在今年后半年市场整体不缺猪,供应相对过剩的背景下,我们对本轮猪价的上涨幅度持谨慎乐观的看法,不宜过分看高。尽管有潜在需求的支撑,但大供应会使得猪价在旺季上涨幅度不会太高。现货端的情绪和状态,比如压栏行为,二次育肥行为,如果持续下去,那么会进一步提升下半年的高供应水平,进而将远期价格预期压低。从盘面看,目前期货对下半年猪价定价,都回到了成本线,甚至到了养殖成本线上方,也要警惕套保资金的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