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农科院+”火了!
编者按:
(资料图片)
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渭南怎么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农业农村局的组织和指导下,市农科院坚持不懈、持续努力,通过6年探索、5年打磨,淬炼出“农科院+”科技示范推广模式。
该模式促进渭南形成了市县“一体化”、上下“一盘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实战中汇聚力量,让科研更接地气,科技成果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渭南日报 记者 董献军 张晓玲
七夕,烈日,蝉鸣声声。田间,耕作,汗水涔涔。
市农科院孙镇试验站,小麦玉米、瓜果蔬菜,不同工作区间,不同研究领域,专家们各自忙碌着,整地整苗、观察记载。
或自主选育,或引进筛选,先试验,再示范,然后推广。送科技到县镇村,田间地头做指导,良种配良法,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秦东大地开花结果。
白水县杜康镇杨河村,小麦种植户刘兴潮正在自己经营的40亩“渭麦9号”示范田忙着整地,目前他已熟练掌握“耙耱保墒”技术。
“从立秋到秋播期间,每次下雨以后,土地出现花白时就要耙耱,为的是沉实土壤,蓄水保墒,给种子营造上虚下实的种床。”市农科院小麦专家张养利说。
5年时间,白水县蓬芽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面积从9亩到1400亩,种植户从2户到8户,刘兴潮就在其中。前几天,他们生产的7.85万公斤种子卖到了河北黄骅。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国审旱薄地小麦新品种“渭麦9号”让他们认识到,“好种子就能带来好效益!”
专家给出的生态种养方案又为他们开辟了农业生产新路径,秸秆成为牛羊饲料,产生的粪污熟化后变成有机肥上到地里,生态循环农业成为他们的奋斗目标。
澄城县安里镇安里村水果番茄生产基地,市农科院蔬菜专家孙利萍正在大棚取土采样。她准备带回实验室测试,上了油渣、羊粪和矿源腐殖酸钾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多少?
此时,正是番茄换茬的季节,新一茬陆续栽植,老一茬接续收尾。摘一个品尝,汁多皮薄,满满的“儿时味道”。市农科院的增密试验让陕西旭峥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番茄,每亩从2500株提高到3000株,通过适度密植,将原有产量提高了10%左右。短短5年,“旭峥贸易”从1棚发展到260棚,按1棚8分地算,产出4000公斤、8万元。
夜幕降临时,在蒲城县龙池镇龙池村讲完课的市农科院西甜瓜专家问亚军才回到孙镇试验站。5年来,他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00多场次,培训高素质农民5000多人次、专业技术人员600多人次、经营组织技术带头人200多人次。
在市农科院的助力下,以龙池村为核心形成了西甜瓜集散中心,产品辐射全国。其中,集观光采摘、线上线下为一体的“六合老口味”香瓜,“瓜不大,腿很长”“论个不论斤,3个138元,坐上飞机去深圳”。
如今,市农科院联合陕西康田慧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70亩“龙池示范基地”,并在全国不同省份以及缅甸、老挝建成16个品种试验示范区1000多亩,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多万亩。
“上门送品种、送技术,服务‘三农’不马虎。”问亚军扳着指头说:“我们自主选育的西甜瓜品种4个通过国家登记、2个正在申报中,连续多年引进优选出适栽品种12个。自主研发出厚皮甜瓜夏秋茬配套栽培技术、小型西瓜单绳单蔓单瓜技术,集成技术多膜覆盖、早熟栽培……”
如何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经过11年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完善,市农科院总结出“农科院+”科技示范推广模式:
农科院+企业+品种+市场“全产业链模式”;
农科院+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
农科院+家庭农场“休闲观光模式”;
农科院+园区“全程跟踪服务模式”;
农科院+基地“集成示范模式”。
……
同时,成功构建“农科院研发+种子和农技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级联动示范推广体系,解决了农科院在基层没有“腿子”,新品种、新技术转化难的“卡脖子”问题。
今年,渭南“农科院+”模式被列入秦创原建设典型案例。盘活全市农业科技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品种、技术、人才支撑,市农科院走出了一条符合渭南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之路。